首页 > 娱乐 > 正文

中国经济韧性强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

2022-03-08 09:02:39来源:第一财经  

面对国内外形势出现的新变化,全国“两会”上传递出重要信号。

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,必须爬坡过坎。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,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、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、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,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。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,必将行稳致远。

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。中国经济韧强、潜力足、空间大,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仍然具备好的基础和条件。

连维良强调,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方面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共建“一带一路国家,中方将继续同包括俄、乌在内的共建国家一道,本着和合作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,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。他表示,期待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解决问题,努力把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小。

多措并举保供稳价

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乌克兰危机的爆发,给全球宏观经济再次蒙上了阴影,进一步利空2022年乃至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。但中国经济韧强劲,必将行稳致远。当前我国宏观政策发力的余地较大,财政政策和货政策要进一步协调联动,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进一步有机结合,以增强宏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。

俄罗斯、乌克兰是原油、天然气等能源的重要出口国。机构分析,乌克兰危机将加剧能源供需矛盾,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,这将导致全球通胀水进一步上行。也将增加我国相应的进口成本,延缓我国PPI高位回落的速度。

去年,受全球新冠疫情、流动泛滥、供给瓶颈等因素影响,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、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,推高了全球通胀水,不少国家物价创多年新高。

今年以来,受新冠疫情、主要经济体货政策转向、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。日,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,7日开盘后一度冲高至139美元,煤炭、天然气、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,玉米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上涨势头,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,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,石油、天然气、铁矿石等商品外采比例较高,国际价格上涨,客观上加大了输入通胀压力,推高国内能源、原材料价格,去年10月份国内PPI一度上涨至13.5%,为多年来新高,对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,对宏观经济稳运行带来挑战。

“中国经济韧强、市场空间大,政策工具箱丰富,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生猪产能充足,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,完全有条件、有能力、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稳运行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%左右的CPI年度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。”胡祖才说。

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第一财经分析,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最值得关注的话题莫过于通货膨胀,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创了40年的新高。2022年下半年中国或有通胀的压力。上半年中国要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增长方面,下半年如果CPI上升至3%,政策可能要面临着既稳增长又控物价的两难,因此有关稳增长的政策要尽快出。

胡祖才表示,今年将坚持底线思维,综合施策、精准调控,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。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粮食安全;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能源安全;做好重要矿产品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;紧盯市场动向,依法加强市场监管;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,兜牢民生底线。

胡祖才强调,重点是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。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%,燃煤发电量占60%左右,煤价稳则电价稳,能源价格的“基本盘”就稳。

日,国家发改委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》,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,目的是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,建立价格区间调控机制,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,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。

此外,加强市场监管也是保供稳价工作的重点。发改委将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,加强监测分析研判。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,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、囤积居奇、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,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,将予以坚决打击。

进一步出台扩大内需政策

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.5%左右,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,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。连维良在发布会上强调,在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实际工作中,将特别注重把握好三个方面:一是更加注重重大决策落地见效,进一步出台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,努力保持外贸发展良好势头。

二是更加注重宏观政策统筹协调,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,形成稳增长的政策合力;尤其是加强新出台政策的评估分析,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加快推进,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慎重出台。

三是更加注重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,全力抓好粮食安全、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更加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

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在稳出口难度增大背景下,今年实现GDP增速目标需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,尤其是要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,同时推动消费持续恢复。扩大有效投资方面,基建、制造业、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发力抓手。推动消费恢复方面,促进居民增收是关键,同时政策重点聚焦推动服务消费、大宗消费、一老一小消费、县乡消费等恢复。

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引擎。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“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”的工作任务中,将“推动消费持续恢复”放在了第一位。
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的《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》显示,优化宏观政策组合,找准政策着力点,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,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,释放内需潜力,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畅通国内大循环,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坚实基础。

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《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也提到,促进消费持续恢复。完善教育、养老、医疗、育幼、住房等支持政策体系,加大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,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。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、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,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,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。

提升消费能力是扩大消费的关键之举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表示,扩大消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首先居民手里得有钱。因此,提高居民收入,是扩大内需的根本。由于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,真正拉动消费的是中低收入人群,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旺盛,是扩大消费的主力,这就需要针对不同收入水,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,比如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,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。

胡祖才在发布会上表示,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,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,针对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就业帮扶措施,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动劳动者增加收入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着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,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夯实扩大消费的根基。

此外,今年发改委将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。积极发展线上消费,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,培育壮大智慧零售、智慧旅游、数字文化、智能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。大力发展冰雪旅游、冰雪消费,推动实施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。加力促进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,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,进一步拓展县乡消费。

投资也是扩内需、稳增长的重要抓手。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梁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基础建设领域迎来定心丸。新基建不仅成为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,更是中长期加固经济发展韧、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、加码双碳国际合作话语权的紧迫需求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发布会上表示,将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,创新金融工具、拓宽融资渠道,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。

林念修表示,发改委将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。新型基础设施主要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,将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,降低投资门槛,让社会资本在这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。加快相关领域改革,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,营造公竞争的市场环境,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。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送

推荐阅读